「城市交流与两岸关系学术研讨会」办理情形

时间:中华民国108年4月28日
地点:张荣发国际会议中心10楼

  1. 研讨会召开情形:

国策研究院主办的「城市交流与两岸关系学术研讨会研讨会」由董事长兼院长田弘茂资政主持,吸引各界人士踊跃与会,上午除分别由高雄市副市长叶匡时博士及前行政院长张善政博士作专题演讲(大陆委员会主任委员陈明通博士临时因要公不克与会)外,并进行两项议题研讨,下午则举行圆桌论坛,本研讨会在参与人员热烈讨论中圆满结束。

本研讨会分成「城市交流与两岸关系发展」及「北高两市推动城市交流的经验与意涵」等两大议题进行研讨,第一项议题由本院吴荣泉大使主持,分别邀请淡江大学中国大陆研究所副教授张五岳发表「两岸关系发展的前瞻与困境」论文并由台北市立大学社会暨公共事务学系主任徐淑敏教授担任评论,及中央警察大学董立文教授发表「现阶段城市交流对两岸关系发展的影响」论文,并由东华大学民族事务与发展研究所施正锋教授评论。

第二项议题则由立法院外交与国防委员会委员罗致政博士主持,分别邀请台北市立大学社会暨公共事务学系兼任助理教授顾立民发表「台北经验对推动两岸城市交流的意义与影响:以2015 年双城论坛为例」论文,并由台湾师范大学政治学研究所教授曲兆祥评论;中正大学社会科学院院长宋学文教授发表「政治冲突下两岸城市经贸交流的政策因应:以台湾农产品销售为例」论文,请前考选部长林嘉诚教授评论;及淡江大学国际事务与战略研究所兼任副教授谢奕旭副发表「前瞻高雄市与大陆城市交流的可能发展」论文,.并由文化大学社会企业在职硕士专班教授王振轩评论。

下午续由田弘茂董事长主持一场综合性圆桌轮坛,参加讨论的专家学者有王振轩教授、宋学文院长、曲兆祥教授、林嘉诚教授、张五岳教授、董立文教授、立法委员罗致政博士、前海基会董事长洪奇昌、中华民族致公文化总会长陈柏光及前中华文化总会秘书长苏进强等共十人。大部分与会人员均正面看待两岸城市交流,盼针对交流过程中所衍生的各项问题建请政府有关当局予以明确规范。

  1. 主办人田院长开幕致词:

过去三年来两岸官方交流相对冷却,惟民间交流持续进行,去年九合一选举后,多数县市由在野党执政,地方政府治理乃成为令人关注的问题。未来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施政上诸多领域需要协调,当前普受重视的两岸交流议题乃其中有待各界加以探讨。加以明年元月十一日将举行总统及立委选举,朝野务必要妥慎处理两岸关系存在的复杂问题,避免因相互误解,而加深各方矛盾。除两岸各自内部考虑因素外,两岸关系同样受到中美贸易战等外部因素影响甚巨。美中贸易争端除了贸易逆差必须调整,其他尚包括政府补贴、知识产权、强迫外资技术转移、市场准入,及中方面对内部结构性改革相关议题。当前谈判虽已接近尾声,各方虽认为近期内应有结果,惟因牵涉因素广泛,又冲击中国大陆整体制度,最终如何落幕实难预料。另外,新兴强国对现今强国形成挑战,在磨合过程中必然产生各种突发事件,对世界局势及区域形势都可能造成深远影响。国策研究院本着客观立场,作为社会公器,将持续提供交流互动的平台。

  1. 专题演讲

叶匡时副市长:城市治理国际化乃世界趋势,高雄市政府乃增设国际事务委员会处理城市交流议题,高雄市政府共有27姊妹市,亟需推动国际事务策略,乃结合民间组织推动城市交流,例如2013年曾在高雄举行「亚太城市高峰会(Asia-Pacific Cities Summit, APCS),2016更发起全球港湾城市论坛(Global Harbor Cities Forum),2018年论坛共吸引全球65个城市派代表与会,今后将继续参与世界城市高峰会(World Cities Summit, WCS)。

根据民调,百分之七十一的高雄市民支持与对岸进行城市交流,韩国瑜市长上月间访问港澳陆三城市,共争取新台币52亿元农产品订单。中央政府应正面看待地方政府与对岸进行城市交流,并给予各项奥援,当然大陆会借机进行统战,地方政府应会了解如何因应。
张善政前行政院长:统独议题不可能于短期间有结论,故2020年总统大选谈论两岸关系议题是不道德的,总统应累积筹码予后续领导人,以便时机成熟时运用。国民党执政时期人民看不到推动两岸服贸协议的好处,所以有太阳花运动,2016马习会并未产生实质效益,其原因乃目前尚未达到两岸领导人会面洽商重要问题时机。近年来发生之国人涉及国际诈骗案,交由大陆有关当局处理,伤害两岸人民感情,这些事件反应两岸政府尚未真正落实两岸合作打击犯罪协议的精神。两岸城市交流的经验与需求可作为将来两岸来往的基础,中央政府应予正面看待,九二共识虽是通关密语,个人主张「宪法一中,台湾优先」,对岸也应该要有智慧接受「一中」的不同诠释。

  1. 论文摘要:

(一)、淡江大学中国大陆研究所副教张五岳「两岸关系发展的前瞻与困境」论文摘要:

2019 年的两岸关系充满诸多的挑战与风险,不论2020 年年初台湾大选与年底美国大选的选举结果如何,面对北京2021 年中共建党百年高举第一个「中国梦」的到来,乃至于2022 年中共「二十大」的召开,未来台湾的执政者都必须务实审慎面对外在美、中大国博弈,两岸新挑战及台湾内部朝野互动等三大因素挑战,因此,面临内、外环境诸多变化的严厉挑战中,正确解读中共对台政策与未来两岸关系的演变,自有其必要性。

「习五条」中最受台湾关注者厥为习提出「探索一国两制的台湾方案」与「两岸各政党、各界个别推举代表性人士,就两岸关系和民族未来展开广泛深入的民主协商,就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达成制度性安排」等内容。北京对于统一前的倡议,不全然是中共对台政策的优先选项,北京意图开启藉由促谈的历史性的进程的意义,恐怕远大于透过两岸政治对话可能获取的成效。

个人认为在短期与可预见未来台湾的政治运作中,任何有关任何两岸政治性议题的谈判,如果没事先有政府公权力的授权,没有经过民意与制度的监督,没有经过民主选举委任的民意检验,或是没有透过台湾公民投票复决为依归,任何涉及两岸的统一与最终制度性安排,欲在台湾推动与实现几无可能。

习近平主政下,现阶段中共对台政策最大的特色乃战略上藐视台湾(透过单边作为反独促融促统),在对台政策战略规划上,完全寄望于自身实力,并非寄望于台湾蓝绿政党与人民。在战术上重视台湾(透过民主协商与开展各种形式交流对话),希望能够借力使力发挥统战最大效益。台湾面对未来两岸关系发展必须审慎面对严峻挑战并有效因应。

主张1、以人民作为两岸关系展的主体;2、以和平作为两岸关系的前提;3、以民主作为根本的两岸关系;及4、以强化基层交流民生为优先的两岸关系。未来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一方面取决于两岸高层的理念与互信,另一方面更系诸于两岸人民的相互认知与理解。唯有两岸人民有共同的利益而没有对立与仇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方有可能。两岸高层或许对政治议题可以有歧见,但两岸人民却不应有仇恨与对立,任何制造双方人民对立与仇恨的言行都不应当被鼓励。

(二)、中央警察大学教授董立文「现阶段城市交流对两岸关系发展的影响」论文摘要:

从中共的对台政策而言,两岸城市交流属对台统战的一个层面, 2010 年两岸签订ECFA之后,其对台工作开始强调「向南移、向下沉、向绿倾」的论点,一方面与民进党政治诸侯交流接触是中共对台工作的逻辑必然;在民进党新政上台后,为迫使蔡英文总统接受九二共识,基于「立场坚定」或「敲山震虎」的需要,对民进党执政地方县市一律封杀,也是逻辑必然,另一方面,「向南移、向下沉」则是绕过我中央政府与民党中央,直接进入台湾各县市与各种基层组织建立接触管道,常跟地方社团与农渔会公庙等基层组织的工作结合在一起。

中共已经改变过去惠台措施的模式,意即不再藉中共官员入台时(各类访台团、踩线团)时宣布,也再藉由「国共论坛」场合宣布,甚至连中共干部或旅游台湾各乡镇县市时,大手笔的采购当地农特产品的行径也已绝踪。新时期开始,要想拿到惠台措施,就必须到大陆去,未来强化民间交流是要把台湾的人、社团与各类利益团体拉到中国大陆去进行交流,意即强调「拉出」而淡化「打进」。

中共的对台优惠承诺,事发之时会施以小惠以证明可信,事过之后就有诸多刁难或要求条件交换,由于「蓝八县市」区别对待违背中共对台工作的原则,即使站在中共的立场,也是一个错误的政策。中共不但没有「高规格」接待韩国瑜,反而有意压低他的访陆声势。任何蓝营县市长对中共的要求,中共也没有照单全收,也是七折八扣,展现中共才是主导者的强势。看起来,国民党正在经历「习近平一国两制震撼」,国、共两党正在重新熟悉与磨合中。

(三)、台北市立大学社会暨公共事务学系兼任助理教授顾立民「台北经验对推动两岸城市交流的意义与影响:以2015 年双城论坛为例」论文摘要:

两岸关系从1990 年代开始进入交流协商时期后,双方的交流互动也逐渐由中央扩展到地方层级,除了针对台湾各地的农渔产品契作(如台南的虱目鱼、苗栗的大闸蟹等)外,前台北市长郝龙斌从2010 年开始推动的「台北-上海城市论坛」(简称『双城论坛』)已成为两岸城市交流的典范,蔡英文总统上任后,始终拒绝承认「九二共识」,使两岸关系陷入僵局,双边在中央层级官方(半官方)方面的交流协商几近完全停滞,使两岸地方政府间的城市交流益显重要。

台湾对大陆经济依存度日益提高之际,地方政府期望透过相关的交流合作,为民众与产品寻找就业及销售的市场,也藉此彰显所属城市的地位。面对经济全球化与区域城市发展趋势及竞争挑战,两岸城市必须思考如何摆脱政治算计与政党因素的限制,建构两岸城市交流的相关论述与规划。

「双城论坛」中的台北经验可以为两岸城市交流带来下列的影响与启示:1、两岸城市交流对于两岸关系发展具有高度互补作用;2、「善意、弹性与妥协」是解决两岸关系僵局的关键态度;及3、台北经验的外溢作用将在两岸间进一步扩大。目前由于国民党取得地方执政优势,地方政府「走出去」与中国大陆进行城市交流的趋势已经出现,2020年大选结果不论是国民党或其他第三势力上台,两岸关系极有可能获得改善,让台北「双城论坛」经验的外溢效应进一步在两岸间扩大。

(四、)中正大学社会科学院院长宋学文教授「政治冲突下两岸城市经贸交流的政策因应:以台湾农产品销售为例」论文摘要:

尽管台湾许多民众对于九二共识的内涵与意义不甚了解,但却知道九二共识对于两岸交流与台湾的经济有密切的影响;两岸城市交流虽会产生扩展效应,是否导致绿营内部政策调整仍有待观察。两岸「城市外交」未来发展是否可能与中央政府的职权产生竞争、矛盾甚至冲突呢?去年台湾地方选举结果,其在两岸关系的交流互动上,对台湾「城市外交」与中央政府的权责关系有进一步探讨之必要。

台湾民众一方面冀望两岸经济合作能为人民带来商机与利益,却也担心经济合作可能让台湾失去自主性与主体性。两岸处于政经疏离形势下,夹带政治目的的两岸经贸,常让台湾民众深陷「国家主权」与「经济利益」权衡轻重的两难困境。

「以经促统」或是「以经促政」用经贸方法与思维来解决政治问题,一直是中国政府惯有的政治手段;但经济利益可以在市场机制上快速获取,政治认同却需要长时间的价值共享的积累。人民对于进步价值的追求,美好社会制度的建构,并不是只用经济利益即能轻易影响收买的。在两岸互动交流的过程中,中国的特色主义价值与台湾的民主核心价值仍有很大的距离落差,也形成两岸进一步深化合作的最大挑战与障碍。

下列观点或可纳入两岸互动之参考:1、两岸之间应尽快恢复一个可持续与正常沟通管道,以解决一些非关政治但对产业发展与两岸经贸局势非常重要的问题;2、城市间经贸交流互动及「城市外交」为目前全球化之趋势;但经贸议题常外溢成为国家战略或安全议题,台湾在「拚经济」之同时亦须「顾主权」;3、台湾与新南向国家没有正式邦交或签订自由贸易协议,无法享受关税优惠,政府与企业应共同协作,需要依不同农产品种类及特色,来设定不同目标及市场定位,并备妥完整配套措施,才有可能提高我国农产品在新南向国家的市占率;4、台湾想把农产品「长期」「稳定」卖出去并卖得好价钱,必须靠中央与地方分工合作,以全球为市场并建立安全管控机制;及5、台湾农业及相关食品部门应对中国大陆出口具有附加价值率高之优势农产品,使得台湾农产品出口至中国后,在中国市场具有较强竞争能力。

(五)、淡江大学国际事务与战略研究所兼任副教授谢奕旭副「前瞻高雄市与大陆城市交流的可能发展」论文摘要:

让高雄市成为台湾南部各县市的领头羊,务实推动与中国大陆东南各省及所有东南亚国家的合作,定期和区域内重要城市举行「城市论坛」以及举办多边贸易商展等,深化各大城市之间的多元合作与互惠交流。由于韩国瑜是国民党的政治明星,外界不免会检视其两岸政策主张,其成效也会引发民进党政府的担忧,中央与地方的不同观点也会牵动中国大陆的对台策略。

若民进党继续执政,中共可能会支持具高人气的地方县市首长,来对抗中央政府的两岸关系论述,以获取更多台湾民众的支持。在民进党方面,则会挟全面执政的优势,扩大幅度并严管制与限缩两岸间的地方交流活动,若然,两岸间的摩擦与冲突可能会加剧,让剑拔弩张的态势升高,中共方面会转而增加对台的军事压力。

高雄市长韩国瑜所推展与进行的城市交流,已经对民进党政府的两岸政策主张产生冲击,韩国瑜的效应也为中国大陆的对台政策找到突破口,未来中共方面应该会对地方具潜力的政治明星,加以讨好与运用,透过他们的魅力影响台湾民众的统独意识,达到「一国两制」的目的。

  1. 圆桌论坛发言要点:

(一)、两岸城市交流乃是趋势,亦符合两岸人民的利益与福祉,中央政府宜适当参与,陆委会及海基会更应该扮演积极的角色。两岸政府应建立互信,支持双方城市交流。我中央政府应正面看待两岸城市交流,正面思考,建立机制与规范,从交流过程中汲取经验,随时修正相关法规,与地方政府相辅相成,以防范各种因城市交流可能产生对我不利的负面效应。

(二)、两岸城市交流的应建立在政治互信原则,其内容以官员及人民互访、农产品等贸易、及相互投资等低政治高民生项目为主,双方的政治歧异不应成为两岸城市交流的阻力,我执政当局应对台湾人民民主素养具有信心,过去两岸经济合作架构协议(ECFA)的实践并未反映在选票上,大陆藉由城市交流进行统战,大部分台湾人民都很了解,也配合中央政府因应。

(三)、两岸体制不同,其特殊的关系限制两岸正常发展,双方城市之间本即不是正常的交流,如正常情况应系台北与北京的交流,而非台北与上海的交流。两岸政府对城市交流的目的与手段均不同,台湾方面盼藉由城市交流突破两岸政治格局,对两岸关系产生正面影响,反之中共方面将之视为政治操作,其实是低估台湾人民的智慧。韩国瑜认为两岸须和平共存,郭台铭认为国防靠和平,惟两岸之所以不和平,其关键乃中共不放弃武力犯台。

(四)、九合一大选执政党失利,大陆乃提出习五点对台湾去政府去主权主张,甚至提出一国两制方案,此乃误判。另方面大陆方面一项坚持九二共识为两岸城市交流的原则,惟柯文哲当市长后与上海继续进行交流遇到困难,最后巧妙避开九二共识,而以「两岸一家亲」取代,系一项正面转折,两岸均应展现智慧,双方关系才能正面开展。

(五)我六都人口占全国百分之七十,两岸大城市之间的交流造成其余十五县市边陲化,迄今虽有百分之四十的台湾人曾到过大陆,数千万大陆人士亦曾访台,两岸仍无法突破政治困境,德法两国经过两次大战的敌对关系经由一九六O年代双方超过三十万人次各层面的交流始渐次改善,故两岸仍有一段路要走。

(六)、我中央政府宜正面看待两岸城市交流,运用中央的资源,积极并建设性地与地方政府协调,交流过程中如发生体制或法律方面的问题,则应积极修改各项法规让地方政府解套;另方面地方政府亦应本着维护国家尊严及人民有利原则,配合中央政策,一方面促进地方繁荣,另方面也达致国家整体利益。

六、活动照片及

说明

登入

登入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