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議題

俄烏戰爭與美中競爭
12-06-2022

爭議土地原屬俄羅斯:俄羅斯、白俄羅斯和烏克蘭同屬東斯拉夫民族,在俄羅斯帝國時期的行政歸屬同屬小羅斯省,受列寧的少數民族政策指導,蘇聯早期在烏克蘭推行「烏克蘭化」,推廣烏克蘭語言,停止俄羅斯帝國的同化政策,一定程度上推進了烏克蘭民族意識。1922年,蘇聯將盧干斯克、頓內次克等地區劃分給烏克蘭,1954年再將克里米亞劃分給烏克蘭,此乃烏克蘭東部存在大量俄羅斯族原因。

美國對台海安全的戰略模糊與戰略清晰:在中共二十大後
12-06-2022

中國共產黨第20次全國代表大會甫於2022年10月22日落幕,習近平確認再續任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總書記,也表示其將再續任中國共產黨中央軍事委員會主席及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在10月16-22日為時7天的大會中,習近平個人的權力與影響力可謂完全涵蓋並貫徹整個中共黨、軍、政,其未來執政的動向將不僅深刻影響台海安全情勢發展,也將嚴重衝擊美中關係與國際局勢的走向。許多觀察家與國際評論多認為,邁入第三任期的習近平,其對台灣議題與中美對抗將採取更為強硬與更為緊迫的態度,也因此,一場潛在的台灣海峽軍事衝突將很快地發生。對此,究竟美國對台海安全的態度應該繼續維持「戰略模糊」(strategic ambiguity)?還是應該完全蛻變為「戰略清晰」(strategic clarity)?抑或是保持某種程度之兩種戰略的綜合(complex)?

俄烏戰爭及共軍圍台軍演對台灣防衛的啟示
10-19-2022

壹、 前言 俄烏戰爭爆發近8個月,由於普丁誤判俄烏兩軍戰力,更低估西方國家支持烏國力道,導致無法奪占烏北部地區及首都基輔,轉而集中兵力鞏固已占領之烏東及烏南四省;近月來烏軍大舉反攻,迫使普丁徵召30萬名後備軍人入伍、倉促舉辦公投兼併烏東烏南4省、並威脅使用核武。日前連結克里米亞與俄羅斯本土之克赤大橋遭攻擊損毀,更彰顯俄國無力保衛佔領區,故普丁已陷入動用戰術核武與西方國家全面衝突,或放棄烏東烏南地區以結束戰爭之困境。 習近平眼見普丁陷入戰場泥沼,必然更猶豫以軍事手段解決台灣問題,另俄軍的表現也讓其更不信任解放軍之戰力,短期內不致貿然對台動武,現階段續將聚焦建軍。雖共軍藉斐洛西議長訪台進行圍台軍演,壓縮台灣海空防禦縱深,但軍演甫結束即發布「台灣問題與新時代中國統一事業」白皮書,再拉回到和平統一基調,顯示圍台軍演旨在以武遏獨,而非進行武統準備。 隨著俄烏戰爭升級為核戰之風險升高,中共料將聚焦增強作戰實力以武遏獨,並將反制美台軍事合作,衡諸台海情勢發展,台灣應有防衛之道。

俄烏戰爭對中共軍事之意涵與對台海安全之影響
10-03-2022

俄烏戰爭改變了 911 事件後美軍從事反恐戰爭所建立之軍事行動典範,開啟新一波的戰爭典範轉移。過去 20 年美軍作戰行動三大基本要素為:遠距、精準、火力,此三要素成為各國軍隊致力追求之目標,俄烏戰爭烏克蘭軍隊的防衛作戰模式與成效顛覆了既有認知。俄羅斯軍隊在對烏克蘭發動首波軍事行動中,運用視距外作戰、火力取代人力、精確打擊等作戰模式,但烏軍卻在承受首波攻擊後,以弱勢的近距離野戰防空和反裝甲武器在戰場上擊殺俄羅斯部隊,以小部隊機動的戰鬥方式出擊和躲避俄軍的回擊,成功地讓入侵烏克蘭的俄羅斯軍隊陷入戰場泥沼。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認同差異與地緣政治衝突
05-23-2022

2022年2月下旬俄羅斯總統普丁(Vladimir Putin)承認頓涅茨克和盧甘斯克兩共和國的獨立地位,並決定在頓巴斯地區進行「特別軍事行動」,其最初的目標是迅速在基輔建立一個傀儡政府,但烏克蘭軍隊澤連斯基(Vladimir Zelensky)總統進行了有組織且有效的抵抗,促使北約、歐盟和美國對俄羅斯實施前所未有的經濟制裁,並提供烏克蘭武器、資金與人道主義援助。目前戰爭進入了消耗階段,雙方在沒有明顯優勢的情況下全力削弱對方,俄烏之戰對歐亞大陸乃至全球政治經濟造成極大震盪,也顛覆了後冷戰的歐洲將不會再發生大規模陸戰的認知。俄烏戰爭係2014年克里米亞危機和烏東衝突的延續,反映俄羅斯和烏克蘭兩個斯拉夫民族互動歷史所引發的認同問題,以及美國和俄羅斯的地緣政治衝突。

 

解讀馬克宏總統獲選連任 ─試談法國面對國內外的挑戰與機會
05-23-2022

法國總統選舉制度

法國總統選舉自1965年以來開始由公民直選產生,總統任期於2002年席哈克總統主政時透過全民公投將七年縮短為五年,選舉的投票日通常是星期日。總統選舉採用兩輪投票制,投票首輪若有候選人獲得超過半數以上直接當選,若無,得票數最多的兩位進入第二輪投票,得票數較高者當選。

 

2021 0908日本眾議院中山泰秀議員在國策研究院 「臺日2+2對話與臺日中三角關係」座談會演講中譯文
12-07-2021

我是日本現任眾議員中山泰秀,今天不以國會議員身份,而以一個日本人及一個自民黨政治人物的身分來表達一些想法,跟各位報告有關亞洲、臺灣海峽的安全議題,並提出一些個人看法及建議。

 

首先想聊聊本人從政的動機與背景,父親、祖父都是從事政治工作,受到注重服務國家與社會的家庭教育影響,耳濡目染之下,很自然地選擇從政。1969年,當時年僅36歲的父親當選眾議員,直到71歲才從政界退休,父親從政的年代,日本跟全世界大部分國家一樣,開始與中國往來,當時與極權中國簽訂日中和平友好條約在日本是一項國內重大的政治議題,因為當時日本和現在的臺灣一樣崇尚民主自由,卻在半世紀前即與一黨專政的中國共產黨獨裁政府簽署了日中和平條約,引起國內相當熱烈的議論,當時在日本國會僅五位議員反對該項條約之簽署,他們是林大幹、濱田幸一、源田實、及玉置和郎,最後一位便是我的父親。

2021年德國國會選舉前內外情勢分析
06-08-2021

德國將於今年九月舉行國會大選,將迎來後梅克爾時期。以目前情況觀之,聯盟黨與綠黨建立聯合政府的可能性最高。因綠黨對中國的立場較為強勢,況且在以往德國聯合政府中,

國家利益差別對待美中台關係
12-08-2020 台灣海峽對於台灣而言,它是我們國家不可變的「生存利益」;對中共而言,它是不容易改變的「根本利益」;對美國而言,卻只是變動中的「戰略利益」(Strategic Interest)。
Surveying the Recent Sino-American Military Interaction around Taiwan
05-14-2020 The PLA has increased the frequency of its aircrafts and warships appearance on screens of Taiwan military radars in last three months. Since the Covid-19 pandemic began in late January, the PLA air fleet, formed mainly by H-6K, J-11 and other aircrafts, has begun its annual training flight by flying along the south edge of Taiwan ADIZ
武漢肺炎(COVID-19)大浩劫 對美-中-台三角關係之影響
05-14-2020 2016年5月20日,蔡英文總統於中華民國第十四任總統就職演說時強調:「兩岸關係將尊重中華民國憲法、兩岸人民相關條例及其他相關法律,處理兩岸事務,以謀求兩岸之和平與穩定」。但北京並未因蔡總統之善意而有對等之回應;中共持續打壓台灣的國際生存空間外,更在武力犯臺上加緊議程設定,從而增加了台海的張力,並威脅了亞太區域的和平穩定及發展。2020年1月11日台灣在蔡總統領導之下,堅守民主、自由並強化台灣在印太戰略的外交政策下,蔡英文以817萬票連任中華民國第十五任總統。
近期美國亞太軍力新調整
05-05-2020 隨著我國總統大選的結束,世界遭遇了非傳統威脅的極大衝擊,無論是經濟、外交、各國互動都因為疫情的關係而陷入停滯,自然也包括疫情嚴重衝擊的中國大陸與美國。雖說如此,兩國並未停止軍事上的角力,無論是解放軍近期在西太平洋的演訓,或是美軍的新戰略調動,都讓亞太地區依然暗潮洶湧。
「 日本製」 的災難: 福島核災與鑽石公主
02-25-2020 截至 2020 年 2 月 23 日, 停靠日本橫濱 20 天的鑽石公主號確診武漢肺炎病例由2 月 4 日的 10 例遽增為 691 例,成為中國武漢市以外最大的群聚感染,也被國際社會訕笑為「海上武漢」或「小武漢」。
美國南海「航行自由」之成效
12-27-2019 2015年五月, 美國歐巴馬政府派出一架P8-A偵察機, 由CNN記者隨行, 低空飛越由中國控制位於南沙群島的永暑礁(Fiery Cross Reef)。隨後, 美國故意公布了一份美軍執行此項任務時, 受到中國嚴正警告不得進入「軍事警戒區」

登入

登入成功